没有坐班时间,上班地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更换,这恐怕是所有起早贪黑的上班族们最梦寐以求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如此诗情画意的秋天,谁还想朝九晚六地在死气沉沉的办公室里待着!
相比在家SOHO,如今沪上的自由职业者更加青睐于一种联合办公的模式。联合办公,顾名思义便是一群人在一起办公,但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单位,这里的上班不必朝九晚六,完全可以和在家一样舒适自由。更值得一提的是,你会接触到怀揣各种梦想的创业者,设计师、新媒体艺术家、极客等通常都是rkingspace的常客。此外,丰富多彩的沙龙讲座也让大家能深入探讨合作。想到这里办公也很简单,只要你有想法,租一张临时办公桌,带上你的笔记本电脑,便能轻轻松松地入驻,而开放的人际网将彻底打破你在家办公时的寂寞!
新单位,一个倡导“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办公空间,正成为城中越来越多创意青年们的聚集基地。在这里,你不必恪守公司里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令人压抑的紧张气氛,相反,透明的环境和跨界的交流无一不处处体现出新单位之“新”。
租一把椅子,成为“椅子会员”,就能享受到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免费茶水、6M光纤、打印复印等。加入“椅子会员”的价格是一个人500元一天,除了上述服务外,还能得到租赁会议室和一楼新咖啡的折扣价。除了在永嘉路上的这家元老店,新单位在思南路和绍兴路也开设了分店,这样可以让会员更加自由地选择办公地点,哪边方便就去哪里办公,灵活性十足。
可是别看现在商业运作成熟,成立之初也一样遭遇到困惑。“其实我们也和里面的人一样,这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创始人之一的刘妍说,经营一段时间后就渐渐暴露出了问题,比如办公和沙龙的空间没有完全分割开,这样举办沙龙时就会干扰到办公的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搬到永嘉路后就把一楼专门设立成了举办沙龙、展览的场所,上面的楼层则作为大家的新空间来办公。而最大的矛盾,刘妍觉得还是资金流转,高昂的地租和不稳定的人员进出经常会形成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但刘妍说做不是为了赚钱,仅仅是想为国内有想法的草根创业者搭一个平台。
2007年,一直从事艺术创意产业的刘妍从荷兰回国,她在定西路成立了一个“三术沙龙”,这也是新单位的雏形。起名“三术沙龙”,刘妍的目的就是想把艺术、技术、学术这三方面的人集中在一起,从而碰撞出火花。“有些人搞不懂为什么我要在你这里一个月花2000多元租一个办公室,可能觉得还没有民房便宜,那我说是你没有理解其中的价值。”的确,新单位的“精华”就在于许多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办公,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而在家SOHO不仅沉闷无聊,还可能陷入钻牛角尖的怪圈。在新单位,碰到问题了,问一问旁边的新“同事”或者到沙龙上说出你的困难,也许你就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得到一个新的灵感。
为了帮助到这些创业者,这里也开展了不少线上线下的活动,其中“新山寨”就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刘妍认为,提出“新山寨”并不是为了鼓励创业者去抄袭,而是反观中国的山寨货有一些东西值得借鉴,“像山寨产品都不是一家独做的,而是五六家厂商的零件一起拼成的,这个也是一种方法。”新单位里还有一个理工科男扎堆的“新车间”,这个新空间里有过一群奇思怪想的科学达人,喜欢在一起研究智能机器人。刘妍笑着说后来新单位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一伙人干脆租了一个仓库继续鼓捣。
“简单、自由、人脉”是你在这里所能得到的,受不了整天宅在家面对着冰冷电脑屏幕的自由人,可以来这里试一试。路过白底黑字的招牌,进去喝一杯咖啡,与八方人士海聊一番,说不定你就会决定扎根在此,成为其中一员。
荷兰设计会的办公空间简洁大气,中间的走道还被别出心裁地搭建成了几个小小的会客室,拉上玻璃门就可保持一份私密性。如果办公累了,还有一个大露台能让大家放空、休息,一到晚上或者周末,这里便成了大家举办party的好地方,烧烤、聊天总是能让海外设计师得到快乐,放松心情。荷兰设计会的办公场所是由荷兰设计会总监房基尔亲自设计的,他表示在欧洲有许多这样类似的联合办公环境,没有上级与下级之间很明确的区分,人人都很平等,老板跟员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办公也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这里不同于商务楼里密密麻麻的小格子,开放透明的空间更适合天马行空的设计师。房基尔介绍,除了常驻的35家团队,还时不时会有因项目而来上海工作的设计师临时租用,也就是租一张桌子办公,每个人都不受约束,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夜间想来加班,只要在门口输入指纹,就很容易地能进来工作。
来到中国,这些海外设计师最大的不适应可能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中国的一个项目总是很大,速度又很快,但在荷兰,我们的规模很小。”房基尔会针对类似问题为这些荷兰设计师找到中国的人际关系网,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国,同时荷兰设计会也会协助中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这些设计团队涉及领域广泛,有建筑、设计、时尚、广告等等,房基尔说每一个团队的方案都考虑到它们的特性,会度身定制,这能使设计团队少走弯路,让荷兰设计在中国有更多绽放美丽的机会。
房基尔喜欢把这里比作一个孵化器,把荷兰设计慢慢推广到全中国,赋予开放中的中国更多荷兰元素。说起荷兰设计,同是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房基尔很有发言权,他认为在许多领域荷兰设计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比如有着欧洲最大港口城市鹿特丹的荷兰bob游戏官网下载(中国)有限公司,就在船舶交通设计上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广告品牌设计这方面,则是荷兰设计师们最擅长的,他们绝对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一直在为全世界的品牌策划、包装。房基尔强调,其实把荷兰设计带到中国的目的是希望能改变当下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与感受,作为发达国家的荷兰,经历过工业,在城市规划、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要领先中国,可以让中国来学习借鉴。而改变一个城市、一个国度的人民生活态度,设计是一个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就像现在进入老龄化危机的上海,老年人越来越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群体,房基尔说为老年人设计产品也是荷兰设计师的强项,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他们会人性化地做出不一样的设计。
爱塔咖啡馆门口的黑板上,不像其他咖啡馆那样标榜的是自家咖啡豆的纯正血统或者是自家蛋糕的招牌美味,而是这样一行丝毫不小资,不文艺的说明:“有可能是上海网速最棒的咖啡馆”。好吧,作为上海第一家互联网创业咖啡馆,以网速为最大的噱头,也算是名正言顺了。今天二月才刚成立的爱塔咖啡并没有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但互联网圈内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它陌生。这家创业咖啡馆专门针对TMT领域的创业者,为他们提供早期的创业帮助。
这里没有过分华丽的装修,不过独特之处就是许多二维码,洗手间里一块都是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二维码墙,咖啡大厅里醒目的爱塔咖啡二维码,让这里处处飘散着互联网的气息。说起这里的二维码制作,可是费了许多心血,因为这是店里工作人员把铝塑板用手工刀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通宵拼成的。
在这里,办公完全不收取任何费用,还能免费享受到可能是全上海最快的网速。来到里面的办公地方,宽敞大方,“这是一个做网站的团队,原先他们在线下有千人的会员,现在想发展到线上。”陈杰说道。记者看到这个团队的白板上写着“做中国最有思想的网站”,也许他们的理想就会在爱塔起飞,成为未来互联网的一颗冉冉之星。“SOHO的话,对于一个或者两个人可能合适,但五六人一起办公还是要出来的。去写字楼,那租金肯定很贵了。”陈杰也提到了联合办公模式。初期创业团队最需要的就是节约成本,而至今还没有收费的爱塔咖啡绝对是缺少资金的创业者的一个绝佳办公地点,每天的花费可能就是点一杯咖啡的价钱。
陈杰告诉记者他计划十月份开始一个人一天十元这样收费,再多挖掘几个团队进来,慢慢走上正轨。现在依靠咖啡和沙龙活动来维持经营,陈杰认为如果能做到盈亏平衡就很不错了,即使少量亏损也会坚持下去。
说到爱塔咖啡的创建,创始人之一的陈杰承认是受了北京车库咖啡的启发。去年暑假,陈杰和伙伴去车库咖啡考察后,就琢磨着是不是在上海也能办这样一家创业咖啡馆。拿定主意,两人便在网上招募股东加盟,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面目。陈杰介绍,这里吸引的主要是六人以内的早期种子团队,“两个人做技术、一个人做运营、还有一个人做市场,这样三四个搭配就足够了。”这里可能还称不上是一个孵化器,陈杰说基本上团队成熟之后,需要的人手多了便会从这里转到一些科技园区办公,他们也会进行推荐。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让创业者起步的机会,而能否成功还要看每个团队的自我实力。
他们还经常会组织一些周边的高校来这里搞活动。“我们这最少一礼拜会举办两次讲座或者沙龙等,十一也会有观影会。比如这周六就有复旦和财大的社团要来。”陈杰说,更多的是请许多技术大牛来给创业者做讲座,还有每月一次的项目路演,都会邀请到投资人士坐镇聆听。